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促进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长三角纺织业创新联盟"我校发起专家接受专访

发布时间:2008-11-16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
    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十项举措”的出台,我校日前联合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倡导成立的“长三角纺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引发关注,该“创新联盟”的成立背景、定位如何?高校在“创新联盟”中起着怎样的作用?11月14日,我校科研处处长、现代纺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俞建勇教授、纺织经济研究所所长顾庆良教授等相关专家接受了记者专访。经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纺织报等记者出席新闻专访会。

    俞建勇教授指出,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在访问莫斯科,进行演讲时就曾谈到,“中国的纺织服装业是支柱产业,国家应该给予支持。我们的企业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当然这就需要创新,来提高竞争能力”。而构建“长三角纺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就是希望能充分发挥我校的特色学科优势,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该创新联盟计划由长三角产、学、研等机构组成,旨在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着眼于提升长三角纺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这样的产学研联盟提供的是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不仅满足于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需求问题,而且更注重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 俞建勇教授强调说。

    顾庆良教授则表示,长三角地区向来是我国纺织品生产的“根据地”,这里的纺织服装出口牢牢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但近年来,由于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提高,金融风暴使企业运营环境恶化,企业同质化竞争、低价竞争现象普遍等因素,长三角许多纺织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纺织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冬”,发展举步维艰。在这一情景下,改变过去扎堆式的低成本竞争,通过产业分工、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促进纺织产业结构的升级便成当务之急。“长三角纺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正致力于为该地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通过建立一个跨区域、跨组织的公共服务平台,让中小企业能够以较低廉的成本从中享受到产品设计、工艺革新、人才培养、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等方面的实惠。

    “联盟是一种结构,它可以打破大家都做一样的东西,发挥区域优势,形成互补,从而最终推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顾庆良教授强调。“长三角纺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将立足于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充分发挥上海都市时尚型和江浙专业制造型的服装产业特点,通过引领差异化竞争为中小企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高校在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顾庆良教授介绍,中小企业是长三角纺织产业集群的基础,但常常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源、信息和先进的理念、技术,限制了自身的自主创新,而相关资源、信息、理念及技术恰恰是我校等以纺织学科见长的高校之优势所在。通过“长三角纺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这一平台,中小企业可以将产业需求集中地诉诸高校,寻求突破和发展。我校科研处副处长仓平也表示:“联盟主体是企业,但战略性的研究和相关协调工作可由高校发挥其特有优势来完成”。她还告诉记者,利用联盟搭建的合作平台,学校帮助企业整合资源,用最共性的方法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也是高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据悉,该“创新联盟”目前已吸引200多家中小企业参与,计划于年内初步构筑完成。

撰写:向娟、邱登梅  信息员:邱登梅  编辑:邱登梅

摄影:

摄影: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