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服装学院纺织品0801班积极响应东华大学学生处的要求,在延安校区第四教学楼顺利举办了主题为“回归经典名著,传承中华文化”的悦读经典之《三字经》学习成果交流展示班会。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燕萍老师、东华大学学生处思政科张晓冬老师、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辅导员严晨老师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
交流会在三项学习成果的展示中拉开序幕,它们分别是:打印精美的自制《三字经》学习读本(包括写作背景、正文及注释,该读本在纺织品0801班所有同学中传阅学习1个月,并做好读书笔记),手工制作的“《三字经》精读选集”(里面有每位同学的阅读心得),以及仿古的读后感长卷(贴在辅导员办公室中,鼓励和号召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经典著作的学习中,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交流会共分为五个板块展开,即第一章“文化启蒙,人生向导”,第二章“演绎经典,自我教育”,第三章“悦读经典,活动回顾”,第四章“朗读经典,启迪心灵”,第五章“不朽经典,与时俱进”。活动中,三位学生代表发表了自己阅读《三字经》的心得体会;在悠扬的音乐中,附有全班每位同学的照片的“我最喜欢的一句《三字经》”也被缓缓播放;五位同学带来了结合时事和古典意境的搞笑版“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博得了满堂彩。班长汇报长达两个月的活动进展和筹备状况后,全班同学朗读《三字经》,两位同学带来了精心制作的《新三字经》电子书,介绍了《三字经》七百年来的变化,印证了“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接着副班长做活动总结,概述了中国古典名著阅读现状,为什么选择《三字经》以及活动意义和后续行动。最后全程给予我们活动和此次班会指导的辅导员严晨老师进行点评,高度评价了学生们的本次经典悦读活动。


谈起举办这次活动的缘由,班委提到:延安路校区有不少同学组织或参与了《应用写作》课程的一个课题——“大学生母语能力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在充斥着日韩流、欧美流的今天,中国古典文学并没有受到足够关注,甚至已趋于边缘化,大学生母语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高分低能,缺乏文学修养的大学生比比皆是。为什么不想看古典名著,为什么不是主动读,而是要考再读,为什么是苦读而不是阅读,为什么现在的语文教育方式并没有引起大家对于“国学”的认识?作为大学生,能够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那么为什么选择《三字经》这样一本千字文来作为活动书目呢?班委讲到,“因为它最简单。然而恰恰是这样一本启蒙读物,有谁认真看过,有谁每字每句都不读错,有谁完全理解了它?——少之又少”。被人普遍认为是儿歌的《三字经》,其实蕴含着很多哲学道理,特别是近年来倡导的“和谐”、“大同”。其中教育人们的做人准则,不仅要理解,更要付诸实际行动。通过本次经典悦读活动,学生们感慨颇多,收获了丰富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样的特色班会,我们也希望能借此呼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国学修养,认识到增加人文内涵的必要性,为建设良好校风学风贡献我们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