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9日,管理学院07级经济类入党积极分子第三小组成员在5宿118室里以长江大学的学生救人牺牲事件为背景,由此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长江大学学生的行为是否值得提倡”。
首先由主持人副组长杨宇同学做了本次辩论赛的开场白,这之后就开始了紧张刺激的辩论赛。按照辩论赛的顺序依次有正方和反方小组的“一辩”根据自己的论点展开了陈述。正方“一辩”围绕着“大学生应当在这种时候挺身而出的精神”为论点展开了第一轮的辩论。反方当然也不甘示弱,以“大学生在这种危急的时刻更应该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为中心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正是这“一辩”的“针锋相对”,顺利起到了点燃气氛的作用,大家立刻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辩论赛中。紧接着是自由辩论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正方和反方都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或引用或临场发挥,场上的气氛在正反方同学的激烈辩论中迅速火热。正方同学抓住救人的精神以及当时情况的紧急,认为大学生的救人行动是合情合理的,值得提倡。而相对应的,反方同学认为大学的救人精神值得提倡,但救人的鲁莽行为有欠妥当,应当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救人。大家各自都对自己的观点报有非常大的信心,在辩论赛中,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最后是总结陈词。正反方同学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在场同学对这个事件中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认识。由此,辩论赛暂告一个段落。
正如主持人说的那样,本次辩论赛不分胜负,重要的是在场的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了当中来,都在这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辩论的环节中也都各抒己见,这次的辩论赛虽然不是正规的比赛,但是大家认真的态度使得本次辩论赛举办地十分成功。
火热的辩论赛告一段落后,我们小组就进入到了下一个结合党章与本次大学生救人事件的讨论环节。
本次讨论中,同学们结合了自己关于党章中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谈了自己关于大学生的救人的一些想法和理解。首先应向挺身而出救人的大学生表示敬意。他们见义勇为的精神符合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党员先进精神的体现。舍己为人,大公无私,长江大学牺牲的大学生们的这种先进思想值得我们深刻学习。除此以外,我们也应当看到,当时那种危急的情况下,那些救人的大学生的行为确实有些莽撞。如果他们当时向冬泳的旁人救助或者报警请专业人士来救助,也许惨剧就不会发生。那些冒然的行动体现了当时感性思维在起作用,感性思维往往是对事物表象的理解,缺乏深刻理性的分析,而理性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的分析,是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当时大学生们的行为体现了他们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这些感性的思维体现他们奋不顾身的勇气,同时也是这些感性的思维使得惨剧最终不可避免。如果当时的大学生们对长江水流水温有足够的事前分析,或许这些都可以避免。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光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强健自己的体魄,在危急时刻,尊重生命,采取理性科学地态度来应对。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有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人的生命才会有价值。从这次大学生就人牺牲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了那些年轻的生命所带来的感动。他们是平凡的大学生,略带稚气的脸庞充满了朝气,但同时他们又是不平凡的大学生,救人的精神必将鼓舞一代又一代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