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12月30日上午九点半,由管理083硕党支部主办的党员讲坛系列活动在延安路校区三教南翼304拉开了帷幕。本次主讲人是管理083硕支部党员吴琼同学,讲座主题为“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现况及思考”。吴琼同学将中国边疆的民族文化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这即是主题的一大创新,也对主讲人的学养和见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辅导员王丽华老师亲临现场为讲坛做指导,每位听众都抱着学习和思索的心态融入到讲座中,获得了思想的共鸣和心智的启迪。
吴琼同学从贵州的历史出发,用“夜郎自大”和“黔驴技穷”这两个典故引出了演讲的主题。这个开场白生动活拨,让大家都很期待后面的内容。接着她向大家介绍了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并且附上了相应的图片,让大家从感性上认识到贵州的奇特地形。
在展开演讲主要内容之前,吴琼引入了一个小插曲——贵州之“上海”印象,即上海道路的命名规则。上海市政府为了便于管理,继承了上海路名以中国省市地名命名的传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命名规则,以需要命名的道路的方位对应中国地图上省市的名称来命名。这就是为什么上海的长宁区的道路会出现贵州省的地名,如有遵义路、茅台路、安顺路等等。
接下来是演讲的经典部分,吴琼以自己考察团队一天的行程为线索,把我们带入了苗家,让我们感受到了苗家的生活和文化。首先,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苗族人家的住宅:木质吊脚楼,让我们感叹于苗族人们的智慧,在弯弯曲曲的山上竟然能够建造出如此美丽的楼房。苗族的服饰也是今天演讲的一大亮点,苗族的妇女勤劳勇敢,编制出来的裙子漂亮的像花一样。在苗家,女人拥有很高的权利和地位。苗族妇女不仅仅会做家务,更是在外干活的能手。接着,吴琼向我们介绍了苗族的饮食文化,“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是贵州人的一句经典俗语,因此酸菜是苗家人的一道招牌菜。行程的最后一站将我们带到了鼓藏头家的服饰博物馆,“楼云裁月,苗女巧天宫”是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工艺的评价。衣服上面的刺绣蝴蝶纹,是苗族中最常见的装饰文化。其中还介绍了关于苗族的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蝴蝶妈妈,苗族人将蝴蝶绣在衣服上用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表达了苗族人对自然、宇宙、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吴琼向我们展示了苗家美丽的景色。烟雨暮色、灯火之夜,苗家的吊脚楼在烟雨和夜色中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加上吴琼同学唯美的文字解说,让我们深入感受到了苗家的风土人情,我们深深向往着能够去贵州苗家旅行。
同时我们也为苗族文化的传承而思考着:苗族文化不仅要继承还要发展,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淘汰淹没,而要向着更好的方向蓬勃向上的一直延续下去。这个不仅是苗族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还应该是全中国都应该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