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2010级研究生更快的融入到学校的学习气氛中,并给自己研究生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机学院特地邀请苏厚勤教授给2010级研究生新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计算机学科学习和能力培养方法的知识讲座。
讲座于2010年9月14日下午1点在二号教学楼129多媒体教室准时开始,全体2010级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讲座,2010级研究生辅导员王高丽老师和王梅老师也到场参加,学院党委副书记叶晓燕老师出席并主持了整个讲座。苏教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应用学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级、部级、市级重点项目,拥有多年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经验和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经验。
苏教授首先给所有研究生新生提了三点要求:一要思想好,作为新一代的研究生,祖国建设的中间力量,我们应该向党靠拢,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学者艰苦奋斗的精神。二要身体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才能让你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好走远。三要学习好,努力学习,增加才能,这样才能为国家科技进步,祖国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苏教授为了这次讲座,特地精心地准备了一个内容丰富的PPT,在整个讲座中,苏教授以“计算机学科学习和能力培养方法”为主题, 就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学习方法、能力培养和职业操守五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专业特点方面,苏教授强调了牢固基础知识并融会贯通的重要性。以他二位毕业生在做毕业论文时还无法画一个简单流程图为例,强调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以此引出做学问需具备严谨的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大家能珍惜接下来在学校的学习时光,不断提升自己。
在社会需求方面,苏教授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应用环境与应用模式、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应用效果和计算机应用演绎特征四个方面,促进了新生对本专业历史及整个计算机框架的了解 。接着苏教授介绍了个人对当今信息系统及应用系统的见解。他从信息系统逻辑和物理层面设计、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三个方面给大家清晰的呈现了当今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构架。最后,在社会应用方面,苏教授给大家阐述了对于“数字化未来”之臆测,介绍了当今计算机领域最热门的两个方向:云计算和物联网。同时,苏教授引据其导师王景寅先生“创新,锲而不舍,形成规模生产,精益求精,占领市场”的思想,希望我们后辈重振创新、发展的中华雄风。
在第三部分关于学习方法的介绍中,苏教授结合自己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经历,给大家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希望大家每天准备好一份作息表,合理的有效的利用时间。二是、每天至少进行半个小时体育锻炼,中午适当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3、课前一定要预习,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联系,实验的能力,培养自学的能力。4、上课认真听讲,及时的思考,勇于挑战老师的误释,并于老师进行积极探讨。
紧接着苏教授又给大家介绍了能力培养,他要求我们具备自学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要注重基础。苏教授指出有些同学写论文时喜欢东拼西凑,但是这些摘抄的内容只能算是常识堆砌、老生常谈。研究生学术论文应该要表达自己的思想,重点在于实践,要敢于尝试、总结,将自己认为最好的写出来。再者引用前人观点时应点到为止,需着重写你自己的方法与前人方法的区别。然后,苏教授又着重强调了“舍得”风范,认为软件开发是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简言之,能力来自于机会、责任和追求完美。
最后,苏教授给大家阐述了IT人的职业操守,作于IT人必须严格遵守ACC/IEEE职业道德准则,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事业上走的更成功。
短暂的两个小时的讲座,苏教授展现了一个优秀、严谨学者的风范,以他的言行影响着大家,给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使大家受益非浅。讲座中,掌声不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同学们都意犹未尽。这内容丰富而且生动的讲座,给在场的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新生,提供了将要进行的研究生学习一个很好的参考,让大家不再迷茫,给大家带来很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