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物学院孟清教授课题组在蜘蛛丝蛋白质基因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世界上首次筛选获得蜘蛛编码捕获丝蛋白质全长基因

发布时间:2012-12-21发布部门: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日前,从化工生物学院传来喜讯,该院孟清教授领衔课题组历经6年科研攻关,在蜘蛛丝蛋白质基因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上首次筛选获得蜘蛛编码捕获丝蛋白质全长基因(MiSp)。
    蜘蛛丝具有强度高、弹性大、抗辐射、热稳定、耐疲劳、可降解等特性,是一种优质天然生物材料,在军工、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蜘蛛丝纤维由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组成,共有拖丝、捕获丝、鞭毛丝、包卵丝、包装丝以及固着丝六个品种。迄今世界上只有美国加州大学Nadia A.Ayoub课题组克隆获得其中的拖丝蛋白质全长基因,我校此次取得的科研成果填补了又一种克隆基因的空白。
    据悉,在科技部“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和学校的资助下,孟清教授课题组紧跟科技前沿,坚持攻坚克难,通过建立基因组文库,不仅突破性地筛选获得蜘蛛编码捕获丝蛋白质全长基因,而且利用蛋白质剪接技术,建立了高效表达蛋白质连接系统,实现了蜘蛛丝蛋白质的体外合成,并通过静电纺和水纺技术,初步获得基因工程仿生蜘蛛丝纤维。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解析蜘蛛丝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探索蜘蛛丝蛋白质的成丝机理、制备优良的仿生蜘蛛丝纤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部分成果内容已被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os ONE》收录发表。目前课题组正加紧工作,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摄影: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