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电视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两节”)刚刚落幕,星光熠熠的背后,活跃着465名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来自我校外语学院的师生。无论是承担媒体宣传、来宾注册等工作,还是负责接待各国参展代表团、担当外事翻译,他们用专业的素养、无私的奉献展现了东华师生的卓越风采。据了解,今年已是外语学院为“两节”提供志愿服务的第十个年头,“两节”志愿者不仅成为外语学院,更成为学校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志愿者团队部分成员工作合影
学最终是为了用
对于英语1102班的本科生孟筱茜来说,这次“两节”志愿服务最难忘的经历,莫过于在本届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获奖影片《外交秘闻》的观众见面会上担任现场翻译。她是在见面会开始前30分钟才接到这个临时任务,“当时几乎是零准备,在那么正式的场合,还要面对现场那么多媒体的长枪短炮,心里真有些忐忑”,但这份紧张很快就被小孟同学的沉着冷静和专业应对平复下来,现场翻译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小孟说,是在学校大量的实践锻炼给了自己底气。
孟筱茜(右一)在观众见面会上开展现场翻译服务
在学校,小孟除了认真投入专业学习,还会经常参加学院组织的模拟联合国等特色语言实践活动。“老师常教导我们,学语言最终是为了自如地应用,这些课内外实践活动让我们在做中学,更在学中用,帮助很大”。
从2004年开始,外语学院每年都会为“两节”派出约140名志愿者,涵盖英语与日语、本科生与研究生等专业与学历层次。据学院党总支书记林嵘老师介绍,为了让更多学生有锻炼机会,学院自2011年开始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专门把“两节”志愿服务纳入大三本科生的专业实习环节,现在,“两节”志愿者活动已成为外院学子重要的实践锻炼平台。
言行要对得起“志愿者”三个字
有人也许会问:“作电影节电视节的志愿者,一定能见到很多明星,跟他们合个影,要个签名吧?”事实却并非如此。外语学院11级辅导员张丹老师从2009年开始带领学生参加“两节”志愿服务,5年下来的确也见过不少明星大腕,有时甚至跟他们只有1米的距离,但合影和签名却很少。“见到自己喜欢的明星当然也很兴奋,尤其是很多学生还是90后,但我们毕竟是志愿者,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志愿者’这三个字。”
外语学院及团委老师现场慰问志愿者(右一为张丹)
同样的“专业范儿”也体现在英语专业本科生计宇昊同学身上。由于在注册中心提供志愿服务,“两节”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跟各个剧组沟通确定行程。由于许多是外国剧组,遇到紧急情况,为了配合对方的时间,白天忙了一天的他有时甚至晚上11、12点还不得休息,通过邮件、电话等跟对方沟通,及时敲定行程安排。当被问到“工作苦不苦”时,他直言道:“工作确实很累,但大家并不觉得苦,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在‘战斗’,累并快乐着。”
正是在这样专业操守的坚持和团队的携手并进中,外语学院的志愿服务得到了“两节”组委会的高度信任与充分认可。双方一合作就是十年,学生们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彼此的合作却是越来越紧密。我校不仅成为服务“两节”时间最久的上海高校之一,2008年还被“两节”组委会授予志愿者指定院校。外语学院也连续多年获得“两节”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奖,受到团市委的嘉奖。
点滴成长皆是收获
“常言道‘不懂就问’,然而,这次志愿服务却告诉我不懂的要问,不确定的也要问,切不可臆测”,“接待外宾的任务让我体会到:无论什么事情,尤其是第一次做,一定要提早做好准备,预留充足时间,因为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突发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要想好应对对策;遇到问题不要光自己猜测,积极询问相关人员会更快得到更准确的答案”……“两节”期间,在外语学院开通的“两节”志愿者微信平台上,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由志愿者自己写的“我在两节的日子”系列故事,一字一句传递着同学们在一线奔忙的最真实体验和最真切心声。
同学们在微信上发布纪念服务“两节”十年主题合影
对于用微信方式实时分享“两节”志愿服务情况,学院总支副书记何妮燕老师说,“每个志愿者在服务中的点滴成长都是收获,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用更加立体多元的方法,在志愿者和其他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分享感悟、收获成长的桥梁,让志愿者的经历、经验,特别是优秀的精神品质影响更多外院学子,让志愿精神不断得到传承”。
十年树木,外语学院师生在“两节”上用责任与奉献守护星光,他们种下的爱心树已然生根发芽,志愿者们正用点点滴滴的努力浇灌它,我们也期待它在下一个十年里能更加枝繁叶茂,硕果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