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恩·每日之星 | ​“工程教育是一门艺术: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实践”——记第十六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甘长德老师

发布时间:2016-09-21发布部门:宣传部

【编者按】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在东华校园里,每年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活动,都会涌现出一批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在这个收获的秋天里,学校校园网、校方微信微博、校报等校园媒体策划推出“感念师恩·每日之星”专题,期待您跟随校园记者走近“东华好老师”。

工程教育是一门艺术: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实践”

——记第十六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甘长德老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技术人员既要把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学实学透,又要通过大量实践,在注重工程的‘科学性’之余提升设计的‘艺术性’,使建筑环境充满人文关怀。”谈及自己的专业,从教30年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甘长德老师如数家珍。

工程教育应该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

作为东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土”培养的首届毕业生,甘长德老师自1986年本科毕业后即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长期担任《流体输配管网》《供热工程》《空气洁净技术》《空调课程设计》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

“工程教育应该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尤其要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以提升职业胜任力。”在甘老师看来,对于入门级的大学生来说,打牢专业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有些学生写论文可以,但一遇到具体的工程实践问题就犯难,问题还是出在根上——专业基础不扎实。

回想起在甘老师课堂上学习的场景,正在美国匹茨堡大学留学的毕业生何燕娜印象深刻。“甘老师对空调和供热设计等教学内容非常熟悉,也有很深刻的见解。对于学生们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工程实践中常常碰到的问题,他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即使碰到钻牛角尖的学生也会很耐心地帮助一起分析错在哪里、进入了哪个误区等等。这种工程师最应该具备的‘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和‘着眼基础’的专业素养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学因为充满挑战所以才有乐趣

30年如一日坚持课堂教学是不是一件很乏味的事?甘老师则说“有些人认为教学很乏味是因为把教学想得太简单,其实教学一直在变且充满挑战,所以才要不断探索。”

毕业生颜爽目前在一家行业知名企业担任工程技术人员,他对甘老师的深刻印象源于《供热工程》这门专业基础课。“说实话之前对这门课的期待是很低的,因为光看教材内容确实很枯燥。但甘老师上课不紧不慢,在进入具体的讲课内容前会先把这门课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讲清楚,让我们能清楚地知道这门课有什么分量、每一章节的内容又是针对什么问题,同时穿插以丰富的工程案例,确保基础知识学得扎实透彻。”

甘老师认为,专业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一本教材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包括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死读书本,教与学都要紧密结合最新的工程实践来加以拓展和丰富。工作期间,甘老师一直致力于空气净化、空调节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学术论文,参与了若干重要项目工程,合作编写出版的《纺织厂空气调节》也已经更新到第三版,这些教学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都成为甘老师课堂上为学生津津乐道的“大料”。

实践教学,乐此不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甘老师坚持认为,工程教育光靠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工程实践。

“过去教师不能一毕业就上讲台上课,起码要在实验室趴几年。教学实践环节也比较多,老师和学生有很多机会可以下工厂,到工程一线去学习锻炼,虽然辛苦,但收获也大。”得益于年轻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努力延续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注重工程实践”的优良传统。

何燕娜在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洁净厂房的空调设计》时遇到瓶颈,甘老师为她拿来几套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详细介绍这种类型的空调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还给她找了几本相关书籍阅读学习。何燕娜凭借该作品获评优秀毕业设计。

颜爽在做毕业设计时已经在校外实习,甘老师不仅时常询问他在校外的实习进展,还主动调整自己的时间表来配合指导他完成毕业设计,这让颜爽很是感动。“甘老师总是从学生的成才需求出发来考虑自己的工作,所以他的课堂教学和毕业设计针对性很强。”

也许,正是这种潜心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是甘老师从教30年、获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最大秘诀。

摄影:李盈颉
编辑:陈前
信息员:陈前
撰写: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