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青椒”手记 |育人先育己,教书先做人——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科学学科组优胜奖获得者、人文学院涂鸣华老师

发布时间:2016-10-11发布部门:宣传部

编者按: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在东华校园里,每年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都会涌现出一批教学新秀,在“三尺讲台”上展现他们的风采。 在这个收获的秋天里,学校校园网、校方微信微博、校报等校园媒体策划推出“三尺讲台·每日之星”专题,期待您跟随校园记者走近东华“青椒”,听听他们的讲课心得。

育人先育己,教书先做人

——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科学学科组优胜奖获得者、人文学院涂鸣华老师


个人简介:

涂鸣华,人文学院教师,主讲《中外新闻传播史》《时尚传播史》《新闻编辑与出版》《论语导读》等课程,获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科学学科组优胜奖。

我是一个有教师情节的“70后”,爷爷、父亲、母亲都曾做过老师,自己本科也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立志成为老师,感谢东华大学给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尽管一直憧憬着教师这份职业,但从“学校人”到“社会人”,从学习者到教育者,从听课记笔记的到上课讲ppt的,这个身份转变对我而言并不轻松。现在我还在艰苦的探索阶段,在此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教学的规矩很重要。相比中学时期,大学的学习环境是相对自由宽松的,于是个别学生就觉得“人文学科考前背背就好了”“文化素质课来考试就行了”“大四学生放一放就可以了”等等,学习的规矩意识淡了不少。其实这些所谓的规矩就是我们古人说的“执事敬”,即对在做的事情保持一份尊敬的心,反映了学习者对课程、对学习、对知识的态度。

我在教学时,总是把规矩放在第一位,比如学生上课不能迟到,在我看来迟到比旷课还恶劣,因为你影响了别人;又比如上课时不能吃东西,因为气味会打扰老师和同学;没有来上课,就不会有成绩,不管你是大几;在考试结束后,严禁向老师“讨分要分”,联系一次扣10分……这些规矩是关乎教学的,也是关乎做人的;是约束学生的,也是约束教师的;是一种硬性制度,更是一种言传身教——比教学内容还要重要的教育。

第二,“教书”“育人”缺一不可。过去的大学,老师教的东西不一定记得住,但老师在湖边散步时的音容笑貌总是印在心里。现在大学和学店一样,老师上课来、下课走,有时上一个学期记不住一个学生的名字。这样传授知识,至少在人文学科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讲的内容不仅是知识,更是文化和涵养。

“教书”和“育人”就像教学的两只脚,偏了少了一只都不行。没有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课堂教授的知识不过是悬在空中的断烂朝报,所以我在教学时都会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交流。我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读书会,召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谈天说地、读书交流。这种在知识讲授的同时,和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和促进的教学形式,至少能够让我时常知道现在的学生所思所想,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起到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第三,教学内容应做到包容性发展。教师既要注意对现有教学体系的传承,将一些成熟的教学成果展示给学生,同时也要注意新的案例、新的思想和新的教学手段,探索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比如在《新闻编辑与出版》课上,探索学生的新媒体编辑能力;在《论语导读》课上,引导学生针对形形色色的国学现象进行剖析和解读等等,类似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互动参与的平台和机会,满足学生更多元化的的发展需求。

第四,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人文学科的教学不能脱离现实,坐而论道,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比如我在上《中外新闻传播史》时,就带领学生实地走访上海地区新闻史标志性旧址,通过现场教学,帮助学生触摸那段生动的历史。

教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一些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上述心得体会谨与大家共勉!


摄影:陈前
编辑:陈前
信息员:陈前
撰写:涂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