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青椒”手记 |教无止尽不觉累 努力前行终不悔
——2016年东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获得者、环境学院陈红老师

发布时间:2016-10-21发布部门:宣传部

编者按: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在东华校园里,每年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都会涌现出一批教学新秀,在“三尺讲台”上展现他们的风采。在这个收获的秋天里,学校校园网、校方微信微博、校报等校园媒体策划推出“三尺讲台·每日之星”专题,期待您跟随校园记者走近“东华青椒”,听听他们的讲课心得。

【人物档案】陈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2014年7月入校工作,同年9月进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师资博士后工作,2016年9月出站。教授课程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技术(下)》、《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毒理学》等,其中主讲课程《水污染控制技术(下)》获得2016年东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三名。

(陈红老师(中)给学生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时间总是在充实中过得特别快,两年前博士毕业,来到东华大学工作,我犹记得第一次被学生称呼为“老师”时几乎没反应过来的小尴尬,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小紧张,第一次见证学生毕业时的小兴奋……教师的工作,可以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成长,更让自己进步。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师范学校,虽然当时读的是非师范专业,但对学校的校训却记忆犹新——勤奋创新、为人师表,这几个字对教师的工作做了很好的诠释,而我也在教学中逐渐体会到这八个字的博大精深。

勤奋,不仅代表学生要勤奋学习,亦代表教师的工作态度。人们常说,“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掌握课程内容,不仅自己要对课程非常熟悉,讲解内容有逻辑性,同时要注意遣词用语,辅以恰当的比拟,配以美观易懂的PPT,使讲授深入简出。课堂上每一个环节的完美呈现,都需要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这对新教师而言,准备一门新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陈红老师(左二)和学生在进行学术讨论)

《水污染控制技术(下)》这门课是环境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主讲老师薛罡教授有丰富的经验。在第一次主讲这门课之前,我从头到尾把薛罡老师的课旁听了一遍。利用慕课教学的优势,认真学习了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家黄霞和左剑恶教授开设的《水处理工程》慕课。在学习前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才能更加自信地站上三尺讲台。当看着学生渴求求知的目光时,我觉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学生的成长也成为自己勤奋不懈的动力。

(陈红(左三)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

教师的创新,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也要对内容和手法不断创新。专业课的内容主要是对经典和基础知识的汇集,较少涉及最新研究热点、实际应用案例。我校以纺织印染为特色,环境工程专业也以纺织印染等工业废水治理为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热点和实际工程案例,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可激发其学习兴趣。

有幸的是,我所在的研究团队从事了较多的实际工程应用,在提高自身工程能力的同时,可把科研、工程内容融入课堂,在讲解中做到理论案例相结合。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讲解实际工程案例时,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兴趣也更浓。而暑假一个月的实习实践,可以给学生们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机会,如何实现更佳的实践效果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尽的课题,我也将努力前行不已。

为人师表,表即表率。作为一名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要从多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教学上不断进步,在科研中不断创新,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生指导上细致耐心。作为一名进校两年的新教师,在自身能力方面尚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和完善,但东华不仅是一所知识的殿堂,让我在此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静心教学,探索求知,这里也是一所社会大课堂,让我不断向优秀的前辈们同辈们学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常以此激励自己,希望通过勤奋和创新,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摄影:王宇,部分图片由陈红老师提供
编辑:孙庆华
信息员:孙庆华
撰写: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