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聚焦]历史的责任与担当
——《锦绣中国》系列课程第三讲邱夷平教授讲述“屯垦戌边和援疆精神”

发布时间:2017-05-12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五四”青年节的东华校园,晚间登场的《锦绣中国》系列课程第三讲成为别样的节日礼物。纺织学院邱夷平教授围绕“屯垦戌边和援疆精神”的主题,从屯垦戌边的历史渊源讲到新中国在新疆的屯垦戌边,从十万上海知青奔赴新疆支边讲到当代大学生的援疆之路,为200余名青年学子奉上精彩一课。

授课中,邱夷平教授首先从国家屯垦戍边的历史和新疆重要的战略地位谈起,指出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节点,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历来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建立后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支援新疆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书写了一段光荣的屯垦戌边历史。为了帮助青年师生深入了解祖国的边疆发展,东华大学援疆实践团连续6年远赴新疆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社会实践活动。邱夷平教授用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讲述了援疆期间师生走访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怀着梦想和激情扎根新疆的上海知青,有的是坚忍不拔为祖国屯垦戍边的兵团人,有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见证改革发展变迁的各族群众。在他看来,大学培养人才就是为了祖国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生活幸福,援疆的背后体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国奉献和历史担当。

讲课现场,邱夷平教授还介绍了每期援疆实践团的具体工作和幕后故事,并就协调科研与实践关系、援疆团参加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等问题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悉,东华大学援疆实践团6年来参与学生300余名,成员不仅仅来自东华大学,还有来自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多所内地高校以及港澳地区的大学生;海归博士、辅导员等60多名教师参与培训指导,师生们先后在当地开设培训课程近百门,培训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基层员工两千余人;编撰《新疆纺织产品升级换代路线图》,撰写《中国新疆轧花工艺现状和发展调研报告》等14篇报告和论文,开展了包括《新疆纺织品的出口情况》等7个专项课题研究;参与了《新疆棉花机械采摘与人工采摘品质差异分析与改进研究》等三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与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从北疆的乌鲁木齐、博乐、石河子到东疆的哈密再到南疆的库尔勒、阿克苏、和田、喀什、吐鲁番、图木舒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二、三、五、六、八、十三师,师生援疆团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真正将纺织科技特色援疆落到实处。    

邱夷平教授现任我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学委员会委员、校对口援疆工作组成员、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纺织面料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教委微纳米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纺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并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讲座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队等,曾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检索科研论文超过160篇,获得美国和中国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在教学科研及援疆工作中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摄影:
编辑:陈前
信息员:曹小玲
撰写:张华明、周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