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校纺织学院蒋秋冉课题组在伤口监测传感支架领域取得新进展。
突发或渐进式伤口过量变形会引起继发性损伤,如若发现不及时可能引起感染等伤口恶化情况,甚至造成死亡。鉴于此,纺织学院蒋秋冉团队探讨了一种能够实现组织修复与原位应变监控功能一体化的伤口修复监测技术。
该团队通过将对活泼氢具有高反应活性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和富有活泼氢结构的玉米醇溶蛋白(ZE)结合,赋予蛋白超细纤维基底高弹特性,并在保留超细纤维结构的基础上,于纤维表面建立结合层和传感层,最终实现无封装结构传感支架的创制。该传感支架可在无封装条件下于水相环境中实现宽幅、高灵敏、快速响应、稳定长效的创口应变监测,提供伤口的修复监测与预警,从而有效降低继发性损伤带来的二次伤害。同时传感支架的无封装设计,保留了超细纤维基体的可渗透性,从而促进组织的修复。
(传感支架设计与制备流程图)
(应变传感支架的体内外运动跟踪研究与过度形变预警)
本研究所建立的蛋白超细纤维传感支架构筑技术在开发其他蛋白超细纤维电子器件方面,如智能电子皮肤、运动监测与训练器件、人机交互部件等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相关成果以“Highly Elastic and Strain Sensing Corn Protein Electrospun Fibers for Monitoring of Wound Healing”(用于伤口愈合监测的高弹传感玉米蛋白电纺纤维)为题发表在《ACS Nano》(美国化学会纳米材料)期刊上。本文第一和第二作者分别为纺织学院20级博士刘璐和17级硕士李冉,蒋秋冉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东华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nano.3c03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