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11-25发布部门:研究生院

编者按:自2016年8月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东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启动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不断迈进,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各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中国共产党东华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回顾成就,鼓舞人心,展望未来,催人奋进。我们从11月20日起推出“发展成就巡礼”专栏。今天推出人才培养研究生篇《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格局》。

东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主线,认真落实东华大学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任务;高标准落实学校研究生教育“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扎实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格局,实现新发展:首次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取得新突破;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实现翻一番;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121.3%;第五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数量增长200%。

服务国家战略 优化机构机制提升质量

高质量建设研究生院。以2020年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为契机,发布《东华大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成立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全面深化东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1326”,即一条主线、三个坚持、二大计划和六大工程,踏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新征程。

(东华大学举行研究生教育大会暨研究生院成立仪式)

高水平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按照国家深化工程硕博士改革的全新要求,服务国家急需,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发布《东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方案》,聚焦先进材料等五大重点领域,创新工程教育模式,构筑学校工程类研究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实体化平台,开启学校工程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新篇章。

(东华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

服务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布研究生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专项”“工程领军拔尖创新人才专项”和“学科交叉拔尖创新人才专项”,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提升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服务师生水平。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积极推进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学院、学科、项目构成的三维管理组织架构。推动管理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构建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聚焦评价主体、维度、过程,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多元动态”评价新机制,提升研究生导师的育人水平和能力,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设研究生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组建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制定科学规范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依托研究生教育督学组,强化课程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聚焦研究生、育人环境和学位论文等关键要素,完善研究生成果分类分层评价与认定机制,打造“双盲”与明审、答辩与修改、审核与抽检相结合的学位论文全流程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数量由2016年的621篇增至2022年1518篇,以中科院分区来看,一区SCI检索论文数量由132篇增至近400篇。国家博士学位论文抽检连续8年实现100%全通过。

(东华大学研究生督学组)

(分类评价相关文件)

优化学科布局 学位点建设量质齐升

聚焦国家战略与上海产业布局需要,结合学科特色与优势,持续优化学位点布局和结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结构比由2016年的1:0.3优化至目前的1:0.6,服务需求能力持续增强。博士学科授予门类由3个增至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较2016年翻一番,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层次实现突破,由硕士升级到博士层次,博士一级学科由7个增列至11个。

(2016年以来学位授权点数变化情况)

高度注重学位点质量建设,在全国学位点合格评估中全部合格。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校A类学科数量相对第四轮学科评估增长200%。在全国首次专业水平评估中,我校获评1个A类学科,83.3%的参评学科获评B类及以上。

瞄准优质生源 深化招生选拔体系改革

服务需求构建配置机制。深化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招生计划动态配置机制,创新“优才计划”专项研究生招收,构建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相结合的博士生选拔制度,推进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博士专项”等招生机制等。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较2016年增长61.2%,其中博士生招生规模增长121.3%。

(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变化情况)

分类评价优化招生结构。坚持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录取体系,以招收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应用人才为目标持续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博士招生人数占比提升至36%。

(研究生招生考试东华大学考场)

(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创新宣推方式服务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充分用好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率先推出人脸识别技术、网络远程复试、院长线上直播、报到线上人脸核验、研考自命题电子化评卷等各项改革举措,探索提升生源质量新方法,报考人数由2016年的5890人增至2022年的14209人。

聚焦立德树人 提升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性

精心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以获评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为契机,以国家一流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发展为引领,以“上海松江大学城高校课程思政联盟”为平台,创新“一学科一示范”具体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与研究,发挥导师在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松江大学城高校课程思政联盟成立)

深化建设打造优质课程体系。全面实施“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创新探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经营管理必修模块课程建设;持续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试点,率先开设研究生体育公共课。打造品牌教材系列,立项出版研究生课程教材30余本,出版纺织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系列教材,入选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纺织服装专业优秀教材等。

(纺织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系列教材)

积极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取得重大进展。在首次评选的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3项,获奖率100%,列全国高校21位。

深化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深化“三全程”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校内外专家全程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设计、企业项目与场景全程融入专业学位硕士知识体系的建构,校内外导师全程参与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形成“122”“三全程”育人新模式。聚焦产业集群创建“国家-上海市-学校-学院”四级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培养基地368个,其中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上海市级示范级联合培养基地、13个上海市级联合培养基地,为产业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人力资源支持。

(东华大学研究生与工程师讨论合作项目)

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准确定位导师岗位属性,深入推进导师评聘制度改革,实施评聘分离与分类评聘,充分激活导师育人活力,持续优化导师队伍数量和结构,研究生导师规模由2016年的927人增长至1255人,增幅35.4%;其中博导由271人增至434人,增幅60.1%。导师队伍平均年龄45.6岁,45岁以下导师占比45.3%;拥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占比90.2%。构建“四级五育”导师培训体系和规范,即“国家-上海市-学校-学院”四级导师培训制度,实现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文化育人五个层面素质能力培养,以及线上线下、校级院级、新晋存量、校内外导师全覆盖,推动研究生导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2016-2023年博士招生规模)

(2016-2023年硕士招生规模)

加强沟通对接 深化交流合作

学校作为全国工程教指委华东区域协作组召集人和秘书处所在单位,打造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资源共享,共同提升育人水平。承办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策划提出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并作为赛事秘书处单位,承办首届大赛,打造研究生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品牌。

(全国工程教指委华东区域协作组2023年年会暨研究生教育成果研讨会现场)

(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东华大学举行)

瞄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需求,积极推动国内外合作,抓住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契机,获批8个合作项目,持续提升研究生培养对外交流合作能力与国际影响力。2014年,学校正式设置“东华大学国际大师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邀请学科领域国际知名专家走进我校研究生课堂,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全英文或双语授课的课程群。累计邀请30余位国际知名专家开设25门课程,涉及纺织、服装等9个学院。

(东华大学与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立项项目一览表(2016-2022)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东华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打造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摄影:
编辑:虞晨洁
信息员:刘远康
撰写: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