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交叉、多介质交融、进阶式交互 这个教学团队很CITY
——记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 环境学院《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团队

发布时间:2024-08-29发布部门:宣传部

“微生物如何逆境生长”“看不见的建筑师”“菌群间的相生相爱”……听说这些生动有趣的标题都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的学生创新课题,上过这门课的同学说:“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思辨性讨论、自评和互评,时髦的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同学们都充满了学习热情。”

(学生上课心得)

今年,这门课程在第四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并代表上海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再获三等奖,取得了我校的历届最好成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门很CITY的课程:《环境微生物学》,走近课程背后的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研究讨论教学安排)

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夯实专业课稳固根基

《环境微生物学》是一门面向大二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如何帮助学生从入门向专业进阶,这节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把这门课上好呢?教学团队进行了深度思考,“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要让他们真正地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的知识。”传统的教学内容相对局限于常规污染物的微生物转化原理,课程通常也只是按照不同的环境介质进行分类,缺少对多介质交融环境问题的探讨,而微生物作用其实是贯穿于多介质间的。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并且熟悉生物在多介质交融下的作用特点。针对这一现状,教学团队创新提出“跨学科交叉+多介质交融+进阶式交互”的教学新模式,重构各教学章节,形成了“3+4+6+28”知识发育树,即“3阶”根-干-叶的知识发育树,跨“5类”学科,交融“6种”环境介质组合类型,交互“28项”创新课题。

 (教学内容重构前后)

知识发育树中既体现了复杂污染治理所需要的“跨学科交叉”需求点,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土木工程、材料化学、社会管理与环境伦理等多学科知识及前沿发现进行交叉,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又涵盖了微生物在多种环境介质的交互作用,引入新旧污染物在多介质中的未知变化、人类命运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开放性话题,并结合大量产教研融合案例,紧跟产业界急需的“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环保技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性思维,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显著增强。“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会把所学知识点的创新思维与专业文献结合在一起,鼓励我们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课程展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巩固了之前学过的基础概念,也为我们今后学习更高阶的专业核心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环工22级的徐辰馨同学说。

“4维度”思政要素库,润心育人细无声

在教学过程中,团队强调案例引入、实验探入、分析深入、推引嵌入、评价透入、思政融入,形成“六入”启发式教学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因素”,力求做到专业教学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团队为此建立了“4维度”思政要素库,要素库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诗歌、民俗等为载体,向学生们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在生态环保领域中的古今应用,体现了“美丽中国,绿水青山”的文化传承。老师们带领学生们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及“双碳”目标重要国家战略及相关国家政策,领会“双碳文明,无废城市”的政策保障及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要决心。课程还融入环境微生物领域学科前沿,讲述中国科研人员不惧失败,敢于创新的故事,体现“敢为人先,自主研发”的科研精神。同时借助控污方案制定讨论,深化二次污染防控思想,引导领会“绿色思维,互助协作”的职业伦理。

(“4维度”思政要素库)

卓越环工22级学生雷志敏深有体会:“在环境微生物课上,老师们分享的科研故事和课程知识点都精准匹配,这些‘身边的科学’和‘科学里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大家耳里有故事、心里有感触,提升专业能力同时也塑造了我们的品格。”思政正能量的融入,很好地培育了学生的环境伦理及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得到熏陶。

以赛促教、竞教融合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现由李响、薛罡、蔡冬清、张艾、朱艳彬、段旭6位老师组成。自1976年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以来,该课程先后入选了省部级重点课程、校一流本科课程、本科教学示范课程等,近几年又获得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一等奖、东华大学 “教学改革探索奖”等多个奖项。大大小小的竞赛为团队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将竞赛中学习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为了上好这门课,几位老师紧跟时代发展,走访企业一线、参观环保项目,围绕实际案例,从实践中思考,结合学科发展前沿,融入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及时更新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不断增强《环境微生物学》课程育人实效。谈到教学育人,课程负责人李响老师表示:“我喜欢教学,从终身成长和自我修炼的角度看,我认为教学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这个阶段能够实现教研相长的双向促进。在我看来,教学是艺术也是哲学,它可以与科研、育人联动,学生给予的积极反馈,是我们热爱教学的催化剂。”

在几位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多名学生分获上海市学生创造发明“科创杯”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海市银奖、第八届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银奖等。谈及课程对比赛的影响,环境23级硕士丁小双同学说:“环境微生物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老师们的授课涵盖了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有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在竞赛中所选择的研究方向更具创新性,研究内容也更具竞争力。”

(教学分享交流)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门好的课程背后是课程历任授课团队历时40余年的不断积累,一个个教学奖项的背后也是各位老师们的倾心建设。他们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道路上,他们继续砥砺前行。

摄影:
编辑:李盈颉
信息员:李盈颉
撰写:李盈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