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9月25日电 9月24日,以“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为主题的2024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工博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初摄
工博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初摄
本届工博会览总面积28万平方米,共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智慧能源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机器人展等9大专业主题展,吸引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2600家参展商参展。
本次展会上,众多工业技术领先企业的新品全球首发首展,展示了中国“智”造魅力,促进世界工业制造前沿对话,共谋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引领发展,彰显制造“新”实力
为发挥在工业制造领域引领作用,本届工博会开幕式上,颁发了CIIF大奖以及CIIF工匠奖,以表彰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卓越技术创新能力和实践成果的企业。
今年, 御风未来带来的一款纯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E6斩获CIIF大奖。在“创新科技馆”上海科技主题展区,记者看到了这款重约40公斤级的产品。
“该机型创新性使用了可收放旋翼结构,可大大提升航时航程。E6使用纯电动力空载最大航时超过6小时,空载最大航程550公里,在目前同能源类型、同量级的飞行器中,E6无论是航时航程还是飞行可靠性均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御风未来工作人员表示,该机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巡检、国土资源勘察、石油电力设施巡检、应急消防等领域。
同步获得CIIF大奖的还有节卡机器人全球首发新品JAKA MAX系列工业协作机器人。在工博会现场,该机器人正“手持”电视机,展示其在重负载、运动控制方面的实力。
“该系列40公斤负载的产品,工作半径已经达到1.8米、最大末端速度至1.8米/秒,重复定位精度能够达到±0.05毫米,有发丝那么细。”节卡机器人研发总监李顺冲解释道:“把JAKA MAX比做人的话,伺服驱动就好比人的运动系统,我们把新一代半导体碳化硅技术运用到了它的运动系统里,搭配EtherCAT高速实时总线,在保证40kg有效负荷的条件下,机器人运行能耗下降40%,控制精度提升25%,装配测试时间减少约30%。”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意味着对像光伏板、发动机缸体这类的大件有上下料、装配场景需求的用户来讲,有了更易用、更绿色的选择。
新质“智”造 探索无限可能
本届工博会上,工业自动化展不仅集中展示了全球制造业的高质量制造实力和创新能力,还集中展示了中国制造企业的创新模式与方向。
东土科技展台。
“将A处所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小方块移动到B处,并整齐堆叠。”工作人员对着眼前一台机械臂模样的工业机器人发出指令。短暂几秒后,“听懂”指令的机器人抬起了机械手臂,将载物台上的小方块一个个拿起,一边旋转一边将其放入指定位置,并且按颜色和形状大小堆叠整齐,整个过程快速准确,引起了众多观众的驻足观看并交流。这是东土科技展位中的一个场景。
现场,东土科技以“承载人工智能 软件定义控制”为主题,重点展示了自主研发的鸿道操作系统(Intewell),AUTBUS总线,工业AI等核心技术,全面展示了民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国家新支柱新赛道的核心通信及控制技术力量。
台达展台。
台达通过“零碳工厂”“智慧工业楼宇”“厂区微电网”和“AI数据中心”等场景化设计的板块,具体展示了台达以绿色制造为基础、落实新质生产力的成果。包括以自主开发的智能机台、可视化战情中心、制造执行系统的“智能制造方案”,以及通过机械手臂协作、并结合台达DIATwin数字孪生科技的“柔性加工中心”,展现台达的“创新”技术优势。
台达集团中达电通总经理谭怡中表示,公司聚焦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和能源基础设施四大业务领域,推出包括工商业智能微电网、3D零碳数字管理平台、绿色厂务、智能制造、绿色数据中心等具体方案,协助推动企业向数字化、低碳化变革,达成精细化生产、智能化运营,成功打造零碳工厂,助力可持续发展。
“今年的新品不断涌现,经过技术沉淀与迭代,我们在这次工博会上发布了三款新品:晶体管输出薄款安全继电器、CZSC系列智能安全控制。”上海辰竹工作人员表示,为响应工控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今年展出的新产品将解决用户应用中出现的种种痛点,实现了在复杂安全逻辑控制领域的突破,成为现场多样化安全控制的优选方案。
上海辰竹展台。
针对绿色低碳和数智化转型发展趋势,上海辰竹的防爆、防雷+安全控制系统产品为绿色能源赋能,已运用在如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源领域等等,针对用户使用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创新引领,未来“质”造
创新科技馆围绕“创新引领,未来‘质’造”主题,设立上海科技主题展区、技术交易展区和Smart Spot智点舞台,重点展示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和民生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展品亮相。
工博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携风云三号降水星、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穹盾”低空小型飞行器入侵防御系统、无人机用燃料电池产品、无人机应急电源、无人机机载电池管理单元7项展品亮相。展品涵盖重大工程、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氢能四大领域,充分展现航天科技服务国计民生、竞逐商业航天、保障低空防御、开发绿色能源的技术成果。
同时,上海航天风华科技有限公司的融合多元智能技术的注塑垂直产业云平台、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大尺寸空间用玻璃盖片功能光学膜系,在工博会独立专业展区“高新技术成果展”上脱颖而出,获得高新技术成果展创新奖。
像航科技无介质全息讲台显示界面。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像航科技创意推出一款无介质全息可移动、可升降讲台。该讲台搭载了无介质全息技术,突破了传统显示技术的局限,无需依赖任何物理介质,可在空中呈现讲台界面内容。
这款讲台不仅能够通过空气进行显像,比如: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还支持手动、翻页笔翻页,轻松实现内容调整;同时,还可以实现舞台上下无需人工搬运的自主可操控移动。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讲台融合了智能升降系统,能够根据演讲人身高调整高度,确保演讲者在任何场合都能保持最佳的演讲姿态和视角。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不仅提升了演讲的舒适度,也增强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东华大学展台。
运动如何能更舒适、更健康?东华大学研发出定向导湿速干、内亲外疏、微气候调节以及发热温度调节等多项功能面料技术;吃完外卖,废旧餐盒去哪儿了?很难想象,展位上展出的几件低碳丙纶面料T恤竟然是再生餐盒料;细菌也能合成棉花纤维素?没错,微米级的细菌细胞可以吐出纤维素多糖纳米纤维,这可是纳米级的纤维材料,而棉花纤维是毫米级,这就是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洪枫团队的项目“纤维素纳米纤维凝胶膜的合成生物技术及其应用”;首颗高轨卫星,靠啥天地连线?东华大学研发的大型星载可展开天线金属网材料亮相,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陆地探测四号01星,让卫星在浩瀚的宇宙中既能看得广、看得细,还能看得快,看得清……
今年,东华大学携12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工博会高校展区,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融合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引来不少参观者驻足。
当你在冬季去哈尔滨用手机拍摄雾凇时,手机可能会不抗冻而突然“死机”;或者当你驾驶有酷炫大屏的新能源汽车在炎热夏天高速行驶时,车机突然“黑屏”了……这背后,都有芯片“不稳定”的可能,不仅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为了评估芯片能在极高、极低、常温温度下的性能和可靠性,在芯片出厂前来个“质检”,上海理工大学健康学院佀国宁团队研发了一款灵活、可扩展的芯片高低温智能测试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核心配件全部国产化替代,而且能够只针对芯片进行测试,准确性更高,实现高精度、宽温度的智能三温循环模块,温度区间可达600℃到-80℃,温度控制精度最低可达0.01℃。这一系统可应用于手机、汽车、航空航天等各领域,为芯片的稳定使用保驾护航。
羚数智能展台。
作为“制造业AI Agent”领域的新星企业,羚数智能是第二年参展。首次亮相的Lead AI Agent 工业大模型智能体系列成为展台上的焦点,其包括产品设计协同、制造运营管理、供应链管控、智能管理决策管理等产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今年的展会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技术,让这场工业盛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羚数智能负责人表示,公司以其先进的产品形态、成效显著的落地应用案例和市场前景,向行业展示了制造企业智能化的“新生代”力量。后续,将从新视角、新产品、新案例出发,继续呈现精彩。(作者:葛俊俊、董志雯、王文娟、陈晨、唐小丽 时间:2024年09月25日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