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外滩大会—科技人才招聘会在黄浦世博园区召开,蚂蚁、美团、腾讯、阿里云、小红书等50余家企业提供1000多个社招、校招岗位。
长远来看,更为基础性的工程是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校应主动适应和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高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和学校情况,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积极发展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之中,就业为本。新形势下,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战略,深化就业育人、拓展基层空间、优化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积极心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之中。
记者 海沙尔 摄
第一,通过教育引导、政策扶持等促进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个体观念、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就业难”,这是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共性问题;另一种是由经济结构转型所导致的“就业难”,根源为供需结构性矛盾,一个具体表现是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所需人才类型之间存在对接差异。
当前,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个体观念问题导致“就业难”,主要表现为“缓就业”“慢就业”等现象。对此,要根据经济社会形势的客观状况,对人才市场需求标准、毕业生专业技能特点等方面的认真摸排,广泛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从而建立正确的积极就业观。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就业市场新的增长点。近年来,网络直播等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开辟了新就业空间。要加大力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积极拥抱新业态。
就业歧视是就业市场的常见风险,包括学历歧视、经验歧视、户籍歧视等多种形式。有调研显示,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暗设歧视性条款和限制性条件,忽视高校毕业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这种先入为主的不公平做法,不仅造成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也违反了就业促进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规定。
新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对招聘歧视行为增加惩处手段、细化惩罚机制。法院可通过快速立案、简化程序等措施建立绿色诉讼通道,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长远来看,更为基础性的工程是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如火如荼,科技领域和新兴产业领域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推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突破的核心要素。
高校应主动适应和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高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和学校情况,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积极发展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将科学前沿知识、数字化素养、最新行业技术等引入教育教学内容。
第二,引导高校毕业生与中小微企业“双向奔赴”,破解“招工难”“就业难”。
研究显示,中小微企业可以解决80%以上的就业岗位需求。但现实中,中小微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这一结构性矛盾。为此,企业、高校和政府理应建立更为紧密的协调机制,不但确保需求信息畅通,还要形成激励措施。
比如,政府方面可积极整合公共财政、普惠金融等资源,“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对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高校应在加强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的进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质量,鼓励引导学生在中小微企业中实现个人价值。
建立与完善就业预警机制,是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基础工程。有调研显示,求职风险种类繁多且层出不穷,一些高校毕业生因资历尚浅、缺乏经验等很难全面预知风险。新形势下,有必要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起更有效率的就业预警机制。
这一机制可通过对高校专业结构、人才类型及就业率、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行业就业状况、地区就业状况等就业市场数据的智能分析,评估就业市场状况,预测就业风险,继而提出相应的化解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及时发布就业市场的供求信息、薪资水平、行业趋势等关键数据,用人单位应积极公布就业需求和招聘情况等。基于多方通力合作,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实现人才成长与社会发展共赢。
第三,把基层作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要把基层作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深入破解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
如坚持服务基层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着重开发基层事业发展急需紧缺岗位,拓展乡村建设助理、农技推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医疗卫生等服务岗位,积极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立足基层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更好鼓励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如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实施基层服务示范引领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种业、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和基层水利等事业,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向基层流动的长效机制。
如坚持政策支持和完善服务相结合,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在基层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农业技术、农村水利、扶贫开发、社会救助、城乡社区建设、社会工作、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等领域购买服务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
此外,各地政府部门还应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清障减负各项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比如,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为高校毕业生搭建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潜力,发挥社会组织帮扶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作用。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鼓励高校毕业生根据自身专长和区域经济特色,在基层创办企业、从事个体经营或网络创业,并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政策支持;支持高校毕业生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鼓励其兴办家庭农场,对其中符合扶贫扶持政策、农业补贴政策条件的,按规定给予政策支持。(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高长春/刘蕴涵 日期: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