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华“对话”光华,光华大学早期办学历史中的红色印记展在校开幕

发布时间:2024-12-04发布部门:宣传部

12月4日,在我校延安路校区的一栋红砖建筑里,进行着一场穿越百年的“对话”。跨时间忆空间,一个个熟稔的面孔,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人们的记忆瞬间带入历史的隧道。延安路校区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在反帝爱国热潮中诞生了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所著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光华大学,“民族脊梁”鲁迅、词作家田汉、历史学家吕思勉、抗日英烈刘湛恩、“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化学家张青莲……他们都曾在光华大学的校园里留下印记。

抗战时期,光华大学校舍在淞沪会战中几乎毁于一旦,如今仅剩一间约286平方米的平房,就藏身于延安路校区内,现为学校的校友之家。12月4日,“知史明道 挺膺担当——光华大学早期办学历史中的红色印记”展在这座仅存的遗址建筑内开幕。我校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副处长张晓飞,长宁区文旅局副局长黄骅,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钱益民,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馆长欧七斤,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麒、档案馆馆长汤涛、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颖,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闫文静、档案馆副馆长张红霞,我校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以及党办、发展联络处、教师工作部、档案馆、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开幕活动。

(开幕活动)

(展览揭幕)

李成龙、张晓飞、黄骅共同为展览揭幕。任晓杰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筹备情况。本次展览分为“光我中华 爱国兴学”“左翼文化 宣传进步”“抗日救亡 热血报国”“革命精神 薪火永传”“作育人才 建设国家”五个篇章,生动展示了光华大学早期办学历史中广大师生胸怀光我中华之心,践行兴我中华之志的爱国足迹。师生观众可在这座“有故事”的红色建筑中重温光华大学早期办学历史,沉浸式感受近百年前光华大学爱国进步师生留下的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坚定理想、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展览现场)

开展当天,本次展览的资料整理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天星还在现场为观展师生带来了一场“行走的思政课”,结合时代背景,讲述了光华大学的创建始末,以及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奋勇当先的故事。知史才能明道,历史的光影跨越时空投映在青年学子们的心间,激励他们赓续光荣传统、矢志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

(思政微课)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曾在我校延安路校区这片热土上办学的光华大学,因“办中国人自己的大学”而烙上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印记。光华师生的治学精神、道德修养与家国情怀值得东华师生去了解、学习和传承。近年来,东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论述,主动服务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用好用活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深挖学校红色资源蕴含的思想内涵,举办纪念温仰春同志诞辰120周年图片资料展、排演原创话剧《黄宝妹》等,切实增强学校思政引领力,有效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成效。

摄影:杨玉璋
编辑:高坤
信息员:李盈颉
撰写:李盈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