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是对自然的一种再现,从轮廓造型的描绘到意义的延伸。而纹样比文字更早记录了华夏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长期研究纹样的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沈沉告诉记者,纹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至今已有6000-7000年的历史。
纹样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爱德华·卢西·史密斯的《世界工艺史》中谈到中国的部分,用了独立章节“中国吉祥纹样”。“我30岁时老师送了我这本书,读完后,我感受到了中国纹样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中国吉祥纹样其实很好地总结了中国文化的特色,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内核。”沈沉表示。
“最早,纹样就是对自然的描摹,到了商周时期,得到了升华,有了组合。”沈沉表示,中国文化喜欢把一些美好、强壮、能力很强的东西组合在一起,龙和饕餮都是如此。
从石器时代的蛙鸟鱼虫,到商周庙堂的饕餮怪兽,再到春秋列国的蟠龙飞凤,两汉时期的云气仙人,以及魏晋隋唐的宗教纹、植物纹,直至宋元明清的人物纹、吉祥纹,纹样的演变见证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每个时期的纹样都承载着当时的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是历史的见证者。”沈沉表示。
比如在东汉时期,老子的思想就对纹样产生影响,出现了仙人的形象。魏晋隋唐时期,佛学东渐,丝绸之路沿线的各种植物纹中就有非常多文明互鉴的影子。“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小小纹样折射社会生活与民族底色。”沈沉说。
中国最早出现的纹样是什么?最新考古发现,来自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中的“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和“猪纹陶钵”上的纹样,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纹样。
“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为一组同心圆,一圈火焰纹,共同构成了一轮炽烈的太阳,两侧栩栩如生的鸟昂首望天,似乎是在引吭高歌,边缘衬托着刻工精细的羽状纹,飞扬的羽毛如同浴火起舞。“这组纹样的意义已经很难考证,但是在中国,有图必有意,它或许象征着一种愿望,是河姆渡先民用石刀记录下的对天地宇宙的想象。”沈沉表示。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沈沉。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人面纹瓦当(六朝时期)。
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河姆渡文化)。
夔纹大瓦当(秦)。
饕餮纹青铜器(商)。
猪纹陶钵(河姆渡文化)。
庙底沟出土的彩陶(仰韶文化)。
缠枝纹器物。
镂空莲池交颈鸳鸯纹带链金香囊(北宋)。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的“中国风”。
而“猪纹陶钵”则呈长方形,四角弧圆,平底,在钵外壁分别以写实的手法、均匀的线条刻绘了猪纹。整个猪的造型形态逼真,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似乎正在寻觅食物。“你可以发现,在中国,很早就开始有猪的纹样,这也证明了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这与文字也一脉相承,我们的‘家’字,就是屋檐下一只猪。纹样与文字一样,印证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沈沉说。
在这两件文物出土前,公元前3900年的仰韶文化中出现的彩陶纹样曾被图案学家雷圭元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图案纹饰。纹样不拘小节,仿佛有两个眼睛在注视着上苍、大地和人们,所使用的黑色和黄色是对比最强烈且最引人注目的颜色。“可以看出早期的中华民族就是非常蓬勃大气的。”沈沉表示,小小的纹样可以折射中华文明起源时铸就的性格与底色。
多彩纹样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中,诞生了丰富多彩的纹样,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建筑、陶瓷、织物、书画等多个领域,不仅美化了物品,还传递了吉祥寓意和社会文化信息。
在中国的青铜器、玉器上,蟠螭纹、蟠虺纹、饕餮纹都是常出现的纹样。随着朝代的演变,纹样也会有所不同。
蟠螭纹,盛行于战国时期。螭是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战国时期的蟠螭纹圆眼大鼻,双线细眉,猫耳,颈粗大且弯曲,腿部的线条变弯曲,脚爪常上翘。到了汉代,尾部出现两个卷纹,只有三条腿。南北朝时期有的开始头上长角,一般前腿只有一个,有时前腿伸出一点作为第四条腿。到了宋代,最大的特征是在鼻子下有一条很宽的阴线,极富立体感。
蟠虺纹别称蛇纹。“仔细看,蟠螭纹偏阳性,更阳刚一些;蟠虺纹则更阴柔一些,蜿蜒曲折。”沈沉说,中国历史上还曾出现过蟠螭衔虺纹。
饕餮纹则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通常用于皇家礼器上,显示尊贵和威严。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
中国传统纹样也常见于建筑之上。比如夔纹大瓦当,出土于辽宁绥中姜女石建筑群石碑地遗址。瓦当上面刻画的高浮雕夔纹虽然已将夔龙简化,但蜷曲盘绕,两相对称,依然状如山峦,十分有气势。
秦汉时期,更多出巡、会见、秋收、狩猎、节庆等事件被记录在纹样上。沈沉告诉记者,著名的秦砖汉瓦残存遗迹中,就能看到当时的建筑风格和社会民情风俗文化的痕迹。如汉砖的画像就包括了人物、车马、狩猎、乐舞、杂技和神话故事等。这种纹样在汉代广为流行,不仅是一种装饰,还用于祭祀。
从三国时期到六朝时期开始出现人面纹瓦当。有的是蒜头鼻,有的面目狰狞龇牙咧嘴,有的胡子也没剃,千奇百怪的人面瓦当被认为是当时人们为了建筑防火所采取的“驱邪之术”。而随着两晋之间衣冠南渡,东晋政权在南京建立,人面瓦当很快被具有强烈中原文化特征的兽面纹瓦当所取代。短暂又鲜明的存在感让人面纹瓦当成为南京六朝文化最典型的符号之一。
一幅纹样方寸不大内涵丰富
中国传统纹样被使用较多的还是要数纺织品,沈沉表示,不同纺织品上的纹样能够反映穿着使用者的气节、身份和场合。
一幅汉代的“登高明望四海锦”,展现了秦皇汉武登高望海、封禅求仙的故事。纹样中的云气、龙凤、虎豹均与想像中的仙境有关。深蓝色为地,赭红、正黄、草绿三色起花,色彩深沉,华而不艳。
一幅“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被发现。上面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除去文字之外,还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汉式典型的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方寸不大,内涵丰富。
缠枝纹,至今都是最被广泛使用,喜爱度最高的一种中国传统纹样。“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与花相组合,就出现了‘缠枝牡丹’‘缠枝莲’等,也有人物鸟兽缠枝纹。”沈沉说,缠枝纹约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纹样委婉多姿,富有动感,结构连绵不断,具有“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也因此,与莲瓣纹、卷云纹、如意纹、回字纹等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要装饰纹样,甚至连糕饼点心上都会出现。
纹样的盛行总是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像是钱币纹从秦汉一直盛行到明清,成为流传至今的财富象征。辽代的白玉透雕莲花鸂鶒衔环佩饰,北宋的镂空莲池交颈鸳鸯纹带链金香囊,清代的蝶恋花纹刺绣女袄,这些衣服饰物上出现的鸂鶒、鸳鸯、蝴蝶等纹样,则寄托着古人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
而集大成者的敦煌藻井,人物花卉层层叠叠,堪称一部纹样百科全书。从繁复的莲花到灵动的飞天,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图案不仅体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
中国传统纹样既包容并蓄又影响到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既呈现出包容的特色,又有着强大的“内化”能力,这在纹样中也能体现。
连珠纹,又称联珠纹,这一由小圆圈和大圆圈组成的纹样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公元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成为唐锦中数量最多、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的主题纹样。
这一来自波斯的纹样为何在中国能够被接受?沈沉表示,圆在中国代表圆满的意思,连珠纹又呈现出对称,符合中国人推崇的中庸文化。在中国,连珠纹结合了宝相花如牡丹、莲花、菊花等,被“强势”发展成中国的一种传统纹样。
“隋唐时期是丝绸之路交往的鼎盛期。在莫高窟隋代洞窟塑像的华丽裙摆上,就可以看到来自波斯的联珠狩猎纹。”沈沉告诉记者,这一联珠纹,中间是根据牡丹、芍药、莲花特征综合变化的团花图案。可见连珠纹算是东西方文化交汇而成的一种纹理。也体现了隋唐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鼎盛。
中国传统纹样也影响着世界。唐朝时期,卷草纹不仅流行到日本,更是流传至西方,在世界纹样史中也有所记载。
公元14世纪法国的织工在织物中可以精确模仿出吐火的龙、欢快的狮子和凤凰。这在14世纪意大利织物和绘画中极为普遍。18世纪法国的《Happer's Magazine》杂志刊登的艺术评论中,“中国风”一词已经出现。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丝绸、瓷器、漆器等被大量引进法国,大量“中国风”的纹样成为西方家居空间中最受追捧的中式元素。
“中国纹样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和社会文化。我们想要将文化继续发扬光大,需要时尚化和当代化,这是一种发展权。”沈沉表示,传统纹样发展到当代,本质没有改变,依然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传统文化是我们设计人的根与魂,新时期的审美和生活需求发生了很多改变,我们同样需要守正创新。”(来源:青年报 作者:刘晶晶 时间:2025年0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