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介绍:王林格,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副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领军人才入选者。主要从事“软物质与杂化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围绕软物质功能和智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多尺度结构调控、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进行基础研究及应用工程化,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基功能与智能纤维、聚合物纳米囊泡、仿生材料与器件、抗菌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相变储能材料、同步辐射小角X光散射技术等。系列工作发表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Mater. Horizons、ACS Appl. Mater. Int.、Appl. Energy、Chem. Eng. J.、Macromolecules、Science China-Chemistry等材料及化学领域主流期刊上;合著出版了英文书籍4部、中文书籍1部;有中国专利授权32件、国际PCT申请8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有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报告摘要:静电纺丝技术是当前唯一能够实现高分子纳米纤维直接且连续制备的工艺手段。利用该技术所制备的高分子纤维膜材料,具备高比表面积、可调控孔径以及优良通透性等显著特性,这使得静电纺纳米纤维在纤维科学领域成为前沿研究热点。嵌段共聚物因其各嵌段化学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可通过自组装或特定加工方式形成多层级聚集结构,并在宏观层面实现特定光学、电学、磁学或形状记忆等功能。将静电纺丝技术与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相结合,以嵌段共聚物等高分子基纳米纤维作为结构基础或模板,再经与其他材料(如无机材料)杂化、退火、交联、煅烧等后续加工处理,可将嵌段共聚物的分子设计与结构功能拓展放大至宏观纤维膜材料的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层面,从而展现出一系列独特结构与性能。此类材料在生物医用组织功能材料、分离膜、传感器、电磁屏蔽材料等诸多领域具有特殊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有效调控有机/无机杂化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成功制备出具有特殊拓扑结构及一定功能性的复合纤维支架,为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如肿瘤治疗及MRI显像等),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与技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