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我校召开。副校长陆卫兵参加会议并致辞,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等14位学术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科研院、材料学院相关负责人与会。会议由孙晋良、实验室主任王华平、副主任孙宝忠分别主持。
(会议现场)
会上,陆卫兵代表学校向到会委员和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
王华平从历史沿革与总体定位、研究进展、学科发展、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实验室2024年度工作进行了汇报。
与会学术委员充分认可实验室的总体工作,尤其肯定了实验室在近几年越来越扎实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逐步成长的产学研对接能力。委员们就实验室重组改革、发展定位、开放课题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孙晋良、朱美芳和其他与会专家共同讨论实验室未来发展方向。委员们指出,未来实验室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相关领域应用导向,整合智能设计、AI赋能等前沿方向,避免同质化竞争。要建立实验室与企业之间产、学、研、用联动的长效合作机制,聚焦应用端痛点攻关,注重基础研究、工程放大和智能应用的链条整合,突出数据平台建设和概念创新。
(孙晋良指导实验室工作)
(朱美芳和其他与会专家共同讨论实验室未来发展方向)
此外,实验室还邀请了学委会委员深圳大学教授徐坚、我校教授胡祖明分别针对2024全球新兴科技进展与2025展望、对位芳纶的产业发展作邀请报告,学术骨干代表东华大学严威、缪月娥、赵昕、张辉、刘千立分别针对纤维电子与光电子器件、纳米纤维复合电解质、聚酰亚胺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热固性树脂作学术报告。
据介绍,实验室是国内从事高性能纤维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基础研究平台,依托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纺织科学与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聚焦高性能碳纤维、有机高性能纤维、无机高性能及功能纤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四个研究方向,着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