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纹韵织就文明纽带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欧洲巡展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5-05-22发布部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5月11日至19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携手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捷克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布杰约维采商业技术学院、斯洛文尼亚普利莫斯卡大学、克罗地亚扎达尔应用艺术与设计学院等机构联合承办的“说纹解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欧洲巡展”圆满完成。此次巡展横跨捷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三国,是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践行“全球视野、国际协同”人才培养路径的生动体现,更以服饰为媒介架设起中欧文明互鉴的桥梁。

展览创新采用 “以衣载道”的叙事逻辑,以历代服饰为载体,解码纹样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哲学与礼制智慧,通过AI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敦煌藻井纹样与洛可可装饰艺术的动态交融,为欧洲观众呈现了一场“可触摸的东方文明史诗”。将甲骨文的形意之美、非遗提花的经纬之智,与巴洛克金线的华贵、哥特美学的锐利进行跨时空对话。

本次展览的总策划人和项目负责人刘慧教授表示:“本次巡展不仅是传统技艺的展示,更是学院‘艺工交叉’理念的国际化延伸。我们通过数字化手段活化文化遗产,用设计语言赋能跨文化传播,这正是‘可持续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鲜活课堂。”克罗地亚扎达尔应用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伊万娜·科瓦契奇赞叹:“中国服饰纹样的‘隐性密码’与欧洲装饰美学的‘显性表达’在此碰撞,为全球时尚设计提供了新的范式。” 本次巡展同步启动 “丝绸之路数字纹样库”共建计划,未来将联合欧洲合作院校开展服饰纹样语义学比较研究,为构建时尚文明共同体贡献东方智慧。

 (汉唐纹饰、民族服饰、现代非遗创新设计等珍贵展品)

作为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展览创新性地以中国传统服饰中的“文字与纹样”为切入点,通过“文字演变+纹样内涵+非遗技艺+创意成果+学术论坛”五位一体的展陈方式,探索中华纺织服装文化多语言数字化的全球传播方式,向欧洲观众系统阐释中国汉字文化与服饰美学的深厚内涵,打造了一场文字、服饰、纹样和非遗文化等多元交织的时尚美学盛宴。

(现场讲授中国文字和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演变轨迹等)

服饰是流动的文明史。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更是向世界传递中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此次欧洲巡展汇聚了书法、民族服饰与非遗创意设计作品等近百余件珍贵展品,通过实物陈列、数字互动和学术交流等将文字与纹样背后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娓娓道来:汉字的演变脉络、纹样的象征寓意、非遗织锦的工艺传承……每一处细节都被赋予生动解读,让欧洲观众直观感受“说纹解字”的东方美学智慧。

 (国际友人体验服饰文化的非遗技艺

“说纹解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欧洲巡展”坚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学术创新服务国家战略,以服饰为语言、以创意为桥梁,链接中国与世界、教育与社会、传统与未来,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时尚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摄影:孙权、金鑫、石丁卉
编辑:朱一超
信息员:张金鲜
撰写:沈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