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吴中区闭幕,从全国各省赛中脱颖而出的1200余支团队、3000多名学子同台竞技。
我校依托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校级科创基地,面向信息、机械、计算机、材料、环境、化工、物理、管理等兄弟学院共组织43支学生队伍代表学校参赛。斩获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和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1项的优异成绩。国奖获奖比例高达42%。
(参赛选手与带队老师合影)
国奖获奖名单如下:
项目名称 | 奖项 | 参赛队员 |
机器人竞技赛-格斗 | 一等奖 | 范宇阳、董金洋、杨涛 |
机器人创新赛 | 一等奖 | 杨润地、方纪森、李子实 |
人工智能创新赛 | 一等奖 | 纪劲辰、梁洪铭、李郝 |
人工智能创新赛 | 一等奖 | 王艳娴、叶晓、刘思敏 |
人工智能创新赛 | 一等奖 | 刘瑞源、孙华楠、杨瑞 |
智能文化创意创新赛 | 一等奖 | 胡毅钊 |
机器人创新赛 | 一等奖 | 漆骞慧、梁亦舒、张子瀚 |
机器人创新赛 | 二等奖 | 孙华楠、卢杭锋、徐晨曦 |
机器人创新赛 | 二等奖 | 吕小琛、马誉轩、李挺 |
机器人创新赛 | 二等奖 | 宋永强、张思源、刘佳楠 |
机器人创新赛 | 二等奖 | 卢杭锋、徐硕、王瑞青 |
机器人创新赛 | 二等奖 | 王文杰、蔺耐予、洪凯隆 |
机器人创新赛 | 二等奖 | 杨涛、曾朋涛、谢谨安 |
人工智能创新赛 | 二等奖 | 许志国、徐帆、陈爽 |
机器人创新赛 | 二等奖 | 唐振威、朱昌盛、马静仪 |
人工智能创新赛 | 三等奖 | 李挺、孙司晨、马誉轩 |
人工智能创新赛 | 三等奖 | 许志国、张满、高敏 |
人工智能创新赛 | 三等奖 | 朱昌盛、唐振威、马静仪 |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是国内首个提出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将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机结合的比赛,自199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7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专业水平最高的机器人竞赛之一。竞赛涵盖创新、竞技、应用、任务挑战四大类赛项。国家级奖项设置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2%,二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3%,三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