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第十二届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会议在沪召开,3位学者获“钱宝钧奖”

发布时间:2025-11-04发布部门:宣传部

从桑麻丝缕装点人间烟火,到特种合成纤维问鼎科技苍穹,纤维的演进始终与人类文明发展同频共振。11月1日,以“郅好纤维,至美世界”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会议(ICAFPM2025)在沪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包含21名院士在内的近3000名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第五届“钱宝钧纤维材料奖”颁发现场。 东华大学供图

会上,第五届“钱宝钧纤维材料奖”的揭晓备受瞩目,3位学者脱颖而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特聘顾问教授蒋士成因推动中国聚酯纤维跻身世界一流的开创性贡献获颁“钱宝钧纤维材料杰出贡献奖”。“一生逐梦为霓裳”,不断推进国家化纤事业发展,培养化纤科技强国的创新人才一直都是蒋士成院士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东华大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还共同发起并设立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蒋士成专项基金,创建探索产学、产教融合的教育发展模式,推动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新机制。

牛津大学皮埃尔-亚历克西·穆蒂教授、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分别凭借在生物医用纤维临床转化、纤维扭热制冷技术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获颁“钱宝钧纤维材料青年学者奖”。

这一国际权威奖项由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创立,每两年遴选一次,迄今已有美、德、瑞、中等国十余位顶尖学者获得殊荣。

会上还颁发了《先进纤维材料》期刊高影响力论文奖、最佳审稿人奖和最佳拓展奖等多项年度荣誉。该期刊由东华大学主办,填补了国内外高水平变革性纤维前沿期刊的空白,是一份面向全球学术界的高水平国际期刊,已被多个国际主流数据库收录,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及梯队建设项目。2025年6月,期刊最新JCR影响因子达21.3。

新型化学前沿材料,柔性新能源、生物电子器件,绿色型功能集成材料……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美国工程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安东尼奥·法切蒂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崔屹,莱布尼茨聚合物研究所大分子化学研究所原所长、欧洲聚合物联合会主席布里吉特·福伊特等专家学者围绕“郅好纤维,至美世界”这一主题,聚焦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来自全球7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千余名同学也围绕大会主旨报告和“可持续发展与材料创新”议题展开了生动交流。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度引智基地年度研讨会及国际学科发展评估会,国际先进纤维材料学会筹备会议以及2025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展览会。

大会由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联合主办,自2002年发起以来,已成为以“纤维”为主题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本次大会设1个主论坛及12个分论坛,525个学术报告,聚焦“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生物医用与环境友好纤维材料”“智能纤维与可穿戴技术”等主题。其中,“纤智汇:女性材料创新论坛”作为特色分论坛,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战略与管理项目的大力支持,集中展示了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助力人才培养、促进国际合作与学术共同进步等方面的重要贡献。(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罗海旗、王宇  时间:2025-11-03)


摄影:
编辑:王宇
信息员:王宇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