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以“郅好纤维,至美世界”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会议(ICAFPM2025)在上海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包含21名院士在内的近3000名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本次大会设1个主论坛及12个分论坛,525个学术报告,聚焦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生物医用与环境友好纤维材料、智能纤维与可穿戴技术等主题。

会议期间,第五届“钱宝钧纤维材料奖”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特聘顾问教授蒋士成因推动中国聚酯纤维跻身世界一流的开创性贡献获颁“钱宝钧纤维材料杰出贡献奖”。牛津大学教授皮埃尔-亚历克西·穆蒂、南开大学教授刘遵峰分别凭借在生物医用纤维临床转化、纤维扭热制冷技术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获颁“钱宝钧纤维材料青年学者奖”。该奖项由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创立,每两年遴选一次,迄今已有美、德、瑞、中等国十余位顶尖学者获此殊荣。
会上,第四届“钱宝钧纤维材料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美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主任程正迪回顾了师从钱宝钧教授的求学之路,同时勉励全体科研工作者坚守“立天地之正气,做儒雅之学问”的初心,立志做兼具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会上还颁发了《先进纤维材料》期刊高影响力论文奖、最佳审稿人奖和最佳拓展奖等多项年度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就“单原子催化剂:一种新型化学前沿材料”做大会报告,阐述单原子催化剂中活性位点的本质、单原子配位结构的关键作用及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动态变化等核心问题,系统展示了新兴催化对于工业生产制备的重要作用。美国工程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安东尼奥·法切蒂就“用于新能源与生物电子器件的聚合物及聚合物共混物”做报告,展示了其最新成功研制的兼具高机械延展性与超拉伸性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和新型n型混合离子电子导体,为神经形态计算与生物集成电子提供了创新材料解决方案。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崔屹,欧洲聚合物联合会主席布里吉特·福伊特分别就“新一代提升个人舒适度与能源效率的先进织物”和“可持续聚酯与树脂组分:生物基资源与功能集成相结合”做大会报告。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度引智基地年度研讨会及国际学科发展评估会,国际先进纤维材料学会筹备会议以及2025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展览会。展示了航空制造调姿对接系统、密闭式智能微波消解仪、生物安全柜等众多新兴产品及专业系统设备,深化了产学研合作交流,促进了纤维类科技产品的普及与推广。(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华亭 时间: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