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关于2022年度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研究项目、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通知

发布时间:2021-09-16发布部门: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各学院、相关职能部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不断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素养,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助推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经研究,上海市教委决定开展2022-2023年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

一、2022年度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研究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本市各高等学校从事就业创业相关工作或相关研究的教师;

2.申请人及其项目组成员应有一定的研究经历,并具备相应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研究任务

1.专项研究周期为一年,研究应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效性为核心,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提出创新点。

2.2022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研究课题分为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工作指导、就业市场渠道开拓与供需对接、就业管理与就业质量分析评价等几个方向,具体选题可参考如下题目,亦可在上述方向中自定选题:

(1)近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变化趋势研究;

(2)国家和各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比较分析及政策建议;

(3)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

(4)高校毕业生到国家战略、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就业创业现状及引导机制研究;

(5)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现状及引导机制研究;

(6)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模式和发展方向研究;

(7)重点群体、特殊群体就业精准帮扶政策和机制研究;

(8)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及应对机制研究;

(9)大数据技术推进就业供需精准智能匹配的研究;

(10)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研究;

(11)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及跟踪调查研究;

(12)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简化就业服务优化相关工作研究。

3.鼓励研究成果在正式出版的刊物上以论文形式发表,并注明“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资助项目”。

二、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原则上为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

2.申请人及其工作团队应具有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和服务经验,在特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工作特色鲜明、效果突出,工作室具备较好建设基础,具备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队伍,在全市高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3.申请人所在高校应提供相关配套经费,已落实专门场地和办公设备,能为工作室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4.上一轮建设周期中评审结果为优秀的“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或培育点)”优先考虑。

(二)建设任务

凡被确定为“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的项目,根据工作需要,承担以下任务和职责:

1.品牌创建。结合自身特色与特长,以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职业发展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努力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水平、职业综合素养、就业创业能力、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富于创造性、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工作,加强工作室品牌建设。

2.示范引领。面向全市高校不断拓展日常业务服务范围,建立成果共享的交流机制,定期提交可供学习、借鉴、操作的工作经验或研究成果、报告,通过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经验分享等形式,带动全市其他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发展提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生涯指导。工作室应积极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面向本校学生及全市各高校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各类个体咨询、团队辅导服务,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涯指导活动。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建设周期为两年,市教委每年进行相应投入资助,同时对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两年周期结束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的优先进入下一轮项目建设周期。

三、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培育点)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

2.申请人及其工作团队应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建设内容有一定特色,能充分发挥辐射本校基层的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3.申请人所在高校已落实专门场地和办公设备,能为工作室发展提供良好保障,鼓励所在高校提供配套经费支持。

(二)建设任务

凡被确定为“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培育点)”的项目,根据工作需要,承担以下任务和职责:

1.实践探索。立足于破解高校学生生涯指导和服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努力形成各自的典型经验和工作品牌;

2.成果共享。建立成果共享机制,将自身工作经验及品牌模式向本市其他高校分享交流、协同发展,不断促进全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水平;

3.生涯指导。工作室应积极整合校内相关资源,主要面向本校学生,尝试辐射全市各高校学生,提供各类个体咨询、团队辅导服务,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涯指导活动。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培育点)建设周期为两年,市教委每年进行相应投入资助,同时对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两年周期结束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的可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示范点)评选中优先考虑。

四、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

(一)申报条件

1.校外实践基地由本市市属各高等学校和相关企业共同申报。相关企业应在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且具有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责任感;

2.校企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协商并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协议;

3.校外实践基地应能够长期提供一定数量的学生实习实践岗位,并能定期安排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

4.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体现高校办学和专业特色,与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相结合。

(二)建设任务

各高校应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培养一支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带教指导队伍,建设一批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践和教师挂职锻炼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开发、建设一批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并与高校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的实践和挂职项目,切实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技能提升。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周期为两年,市教委每年对基地进行相应投入,同时对建设情况进行年度考核,两年周期结束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的基地所在高校申报下一轮基地时优先考虑。

五、申报及评审

凡有意申报以上项目的团队或个人,请填写好申报表,于2021年9月24日中午12:00前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career@dhu.edu.cn)。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将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后报送上海市教委,市教委将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答辩。


附件1: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专项研究申报表.docx

附件2: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申报表.docx

附件3: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申报表.docx

  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2021年9月16日

视频: 摄影: 撰写: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信息员:林祎晨 编辑:吴娅琳